乌梢蛇 成年的乌梢蛇体长可达2.5m以上。身体的颜色比较丰富, 乌梢蛇
成年的乌梢蛇体长可达2.5m以上,身体颜色比较丰富。成年后的乌梢蛇头大,吻端钝圆,有黑色条纹或斑点;躯干背鳞平滑无棱,中央尾鳞1行、腹鳞2~3对;尾部背面灰白色或浅棕色;四肢背面黄绿色或褐色带淡紫红色相间排列,各节均具深灰色至土黄色纵线纹或横斑。雄性个体较大,尾较短,呈卵形。
生活习性:主要以鼠类为食;有时亦捕捉小鸟等小型哺乳动物。常在地面上活动并寻食,但若被咬伤后会留下毒牙供其吞噬而使人丧失生命。
形态特征:
体型:全长约1.5米,最长的可超过2.5m。颈部粗壮,头背黑橄榄色,自眼沿颊窝向外延至颈侧,形成一宽阔的“王”字型图案,故又称“王”,头两方都不能分开,且与其它蟒蛇不同之处是此物种的口鼻前段及下唇鳞后缘正中有一个半月形突起,称为“额沟”。头顶有一细窄的“三棱脊”,即“眼镜”和“眉弓”的交接器官。“额沟”位于头部后角的两旁,“眉弓”则在眶后部稍上方位置。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小凸起,“U”形突起的大小也因地区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头顶上的一对“V”形凸起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领地意识。
栖息环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包括台湾省)、日本、朝鲜、韩国以及越南等地。我国仅发现6个省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有分布,其他4省区也有分布,如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此外,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也有它们的身影。每年5—7月份出蛰,8月中旬开始产仔,每次可产10~15枚蛋;9月下旬到11月底出蛰,12月初出蛰,当气温回升到18C时开始摄食,这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